编导干货|战争片的视觉惯例!
星干线艺考 2019-09-24 14:37:11
20世纪90年代以后,美国战争片,从拍摄手法和视觉效果上面开始走血腥而真实路线,展现战争场面的宏大,对战争残酷性直接表现。通过《细细的红线》《拯救大兵瑞恩》《黑鹰坠落》《拆弹部队》等几部优秀影片,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战争片在视觉惯例上的特点:

电影《拆弹部队》剧照

电影《拆弹部队》剧照

电影《细细的红线》剧照

电影《细细的红线》剧照

电影《拯救大兵瑞恩》剧照

电影《拯救大兵瑞恩》剧照

电影《黑鹰坠落》剧照

电影《黑鹰坠落》剧照
1、影片整体的色彩基调多使用蓝灰色或者是棕黄色的调子。
2、场景和服装色彩相对单一,多与大环境融为一体。
3、饱和度控制得比较低,使观众心情容易沉重。
4、内景多采用大光比、大反差的影调效果,外景一般都会曝光过度一些。
5、大量使用手持、肩扛、跟移、甩镜头和小变焦,让画面富有动感,增加影片紧张性。
6、多使用高速摄影来表现一些战争场面。
7、多运用带前景的俯拍,营造偷窥感受,表现紧张气氛。
由于这些视觉惯例的持续使用,同时不断结合新的设备与技术发展,当代战争片营造的画面氛围越来越真实。观众对这些视觉惯例的感受也越来越清晰。